2016年 第7期
文章来源:  添加时间:2016/11/23  文章添加:黄丽梅  点击次数:1449

 

 

    

 

 

 

学习文选

 

2016年 第7期

(总第195期)

 

 

 

 

 

 

党委宣传部  编

 


 

编者按

    集大家之所言,汇耕耘之历程。经过4年多的编撰,由云南农业大学组织编写的《耕耘》系列丛书共10册全部出版发行。
    2016年4月25日,学校召开《耕耘》系列丛书发行总结会,校党委书记吴伯志,省人大常委会农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原校党委书记张海翔,原校党委书记王寿南等校领导在总结会上发言。为让广大师生深入了解学校组织编写《耕耘》系列丛书的目的意义,编写《耕耘》系列丛书的过程,《耕耘》系列丛书所蕴含的精神实质,我们以几位校领导在《耕耘》系列丛书发行总结会上的讲话稿、参与《耕耘》系列丛书编撰工作的几位离退休老同志的心得体会为主要内容,特辑此《学习文选》,供广大师生参阅。

 


 

目  录

 

校党委书记吴伯志在《耕耘》系列丛书发行总结会上的讲话...                         1

原校党委书记张海翔在《耕耘》系列丛书发行总结会上的讲话...                        3

原校党委书记王寿南在《耕耘》丛书总结暨发行会上的汇报..                        . 6

参加《耕耘》编辑工作  学习弘扬耕耘精神...                                15

《耕耘》丛书之意蕴所见...                                       18

参加《耕耘》系列丛书编写随想...                                     22

来之不易的《耕耘》系列丛书...                                      25

 


 

校党委书记吴伯志在《耕耘》系列丛书发行

总结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吕建华副社长,尊敬的王寿南老书记、张海翔书记,各位领导、老师,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

  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的关心指导下,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鼎力支持下,通过各位编写人员四年来的辛勤工作,十卷本的《耕耘》系列丛书完成了编辑出版工作。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耕耘》系列丛书发行总结会。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向远道而来的吕建华副社长一行表示诚挚的谢意和热烈的欢迎!向为系列丛书的出版发行付出辛勤汗水的编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启动和推进丛书编辑工作的王寿南老书记、张海翔书记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耕耘》丛书编写工作的校友、离退休老同志和参与编写工作的各位老师表示诚挚的问候!

  编辑出版的《耕耘》系列丛书是各位编纂人员广征博采、厚积薄发、艰辛耕耘、众手成书的硕果。《耕耘》系列丛书讲述了农大人艰苦创业、光荣奋斗的历史,客观记录了云南农大的发展血脉、传统和根基,很好地回答了“学校从哪里来”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丛书对云南农业大学78年的办学历史作了全面总结,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和生动感人的故事诠释了“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农大精神,并重新梳理、阐释了“厚德博学、明理尚农”的农大校训。

  丛书的出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成果,学校通过丛书的编纂、发行,深入挖掘了云南农业大学发展进程中的代表性人物与事件,展示了学校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成果,是学校弘扬爱国爱农爱校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举措。丛书的出版发行为我们今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广大师生的爱国爱农爱校精神提供了重要的教材。希望广大师生把《耕耘》系列丛书作为教材,用学校发展历史上的优秀师生和先进事迹作榜样,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和爱国爱农爱校精神,在刻苦钻研、成长成才、教书育人上下功夫,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丛书的出版为我们探索和解决“学校往哪里去”这个重大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历史借鉴。我们将以《耕耘》系列丛书的出版发行为契机,充分吸收前辈先贤的办学治校经验,进一步增强责任担当意识,奋力推进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早日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和区域高水平大学。

  最后,再次向关心、支持和帮助《耕耘》系列丛书出版和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感谢!谢谢大家!


 

原校党委书记张海翔在《耕耘》系列丛书发行总结会上的讲话

——《耕耘》意味着什么

 

  参加《耕耘》丛书发布会,我做个发言,说一说《耕耘》这部丛书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有什么意思?它给我们传递一些什么样的信息?这支响箭发出以后射向什么目标!

  刚才王寿南书记就《耕耘》的编写过程、主旨做了阐述,特别是总结的十大宝贵经验尤其值得汲取。接着王书记的话我再谈点看法。我认为《耕耘》这部丛书既不追求“高大全”,也不追求“白富美”,它只是真实记录下农大历史上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并以这些人和事反映农大的创业史、发展史、奋斗史。《耕耘》丛书是尽可能地在历史源流中搜寻积极的思想资源和价值资源,再度激活典范人物,以农大人从教报国、教书育人的耕耘精神来砥砺当下。当然这种搜寻是有价值偏好的,但这种偏好是与历史真相相衔接的,是刚直而真诚的,因此它不仅不影响我们今天的价值取向,反而有助于我们找回大学精神。

  首先,《耕耘》丛书告诉我们,教育是百年大计,不能够急功近利、吹糠见米,不能搞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纯市场行为,不能用商人的办法来办教育,而是需要大批无私心的奉献者投身无利可图的教育事业并为之奋斗。

  其次,《耕耘》丛书告诉我们,不能做匆匆过客,不能忘记历史、责任、不能因为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第一,不能忘记历史。为什么要写农大历史上的那些人和那些事,是要让我们不要忘记农大的创业史、发展史、奋斗史,不要忘记在创业、发展、奋斗过程中那些辛勤耕耘的农大人以及他们的精彩故事。就以王寿南书记这一辈革命者和教育者来说,他们身上的品质是值得大写特写的。比如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是非分明、表里如一、不装、不假、不贪、不要、不伸手的做人原则,以及受了伤害也看不出有任何伤痕的气度是值得我们追忆、敬重和学习的。文革十年,王寿南书记受到冲击,甚至被绑被打被吊起,身心都受到摧残,但他依然无怨无悔,一如既往的相信党、相信国家、热爱这片土地。这样的事例很多,能将他们忘记吗?要知道,“当过去不再照耀未来,人的心灵就会茫然的游荡。”

  第二,不能忘记责任。大学的重要责任在“传道、授业、解惑”。但传什么道,怎么授业,如何解惑,是需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耕耘》这部丛书通过记载过往的教师群体虽然清贫,但却把成就事业的梦想装满了自己行囊的一幕幕往事告诉我们:教育是“不问收获,只问耕耘”的,不要一味地攀爬名利山,而要甘愿做默默无闻的耕耘者。这不正是当下大学教育所缺乏的重要元素吗?

  第三,不能因为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农大精神是什么?是“开学养正,耕读至诚。”农大已经走过近80年的历程,已是今非昔比,不论是学生规模、教师数量,还是学科建设、文理交融都是前所未有的,有很大的变化。但无论怎么变,根本的东西不能变。根本的东西是什么?是正气、诚实。无论学校怎么发展变化,养正气,做老实人,办老实事不能变,实事求是原则不能丢。

  各位老师,同学们,至远者,非天涯,而在人心;至久者,非天地,而在真情。愿未来的农大保有正气和诚实,继往开来,成为学生的心灵故乡。

(张海翔:省人大农工委副主任、云南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


 

原校党委书记王寿南在《耕耘》丛书总结发行会上的汇   报

 

  校党委、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各位嘉宾:

  我代表《耕耘》丛书编辑领导小组作以下汇报。

  在校党委领导下,经过校领导、各部门、各学院和部分离退休同志们四年多的共同努力,《耕耘》丛书十册全部完成并由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

  《耕耘》丛书与2001年出版的《校志》形成姊妹书,各有侧重,互为补充。(《校志》侧重于学校的整体发展。)《耕耘》侧重于选载学校在建设、发展、改革、创新、提高、维稳中有突出贡献的一些人和事以及党的建设的成就。这是学校一项重要的思想文化建设,是学校又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记载着一些应该继承发扬的办学成就经验以及一批值得学习的烈士、老前辈、老先生、良师、优生、好勤务和一些获奖集体的先进事迹。符合党中央加强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建设,把学习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精神。

  《耕耘》丛书共编入文稿275篇,记载了云南农大办学78年,主要是独立办校58年中,在为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改革开放振兴中华中的一些重大事件以及农大在创建发展提高中作出突出贡献的3位烈士、7位老前辈领导、10位终生崇尚教育报国的老教授先生;农大自迁回重建30多年来,77位在教书育人、科技创新、服务“三农”、管理服务中获得厅局、省部、国家、国际表彰的优秀教师,52位优秀管理服务职工和一批先进集体;25位从农大毕业后在基层带领农民靠科技脱贫致富和30位靠勤奋工作得到党组织和人民信任而担任了省级、正厅级领导职务的优秀校友;农大7个老年组织和离退不休、奉献余热中的16位优秀老同志;农大党的组织、思想、纪检、统战、群团建设的经验,以及在农大党建兴校中获得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云南省委、省委高校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的云南农大党委和26个党支部,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表彰的38名共产党员和28名优秀党务工作者。

  在参加《耕耘》的编写工作中,从阅读《耕耘》登载的优秀事迹中,使我们深受教育。

  • 加深了对党中央重视科技、重视教育、重视人才、重视文化,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重要战略地位的理解;加深了大学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维稳定,抗扼制,防演变重要阵地的认识;加深了对云南农大有光荣传统,优良校风,人才辈出,成果叠加,贡献杰出的认识;激励着我们更加热爱教育,热爱农大,以做一名农大人、是农大党组织的一员为荣,以幸运参加编写《耕耘》丛书而互勉。
  • 更加敬佩农大的英烈、老前辈领导、老教授先生、以及所有的优秀教职工,向他们学习:学习烈士们为国为民英勇战斗、见义勇为的牺牲精神。学习老前辈领导们忠于党,爱祖国,为人民,献身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新中国的教育事业的坚强意志,他们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图名利,不畏艰险,受挫不馁,遇难不倒,在新中国建立前,从东南长征到西北实现反围剿,又从陕甘宁边区到“三北三华”深入敌后打败日本侵略军,再从北方打到南方战胜国民党反动统治军,解放了中国大陆;新中国建立后,从军队转地方,从务政转办学,为农大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在“文革”中顾全大局,经受折腾,挺住压力,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恢复重建,改革创新,传承后人,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奋斗终生的奋斗精神。学习老教授先生们爱党、爱国、爱教,立志终生崇教报国的高尚品德,他们拥护共产党,热爱祖国,献身教育事业,当国家存亡的危难关头,坚定地放弃留洋回国抗日,辗转流落到云南从教救国,抗战胜利后放弃回乡,留守边疆坚持从教救国,到新中国建立后,继续献身边疆从教兴国;他们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一批批成千上万名优秀人才奉献社会,抚育了一代代优秀接班人奉献学校,创新了一摞摞有特色的科技成果奉献农业,惠及千百万农民,直到年逾古稀耄耋之年仍倾全力助后人,为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终生的孺牛精神。学习以朱有勇副书记、校长、教授、院士为代表的优秀教职工同志们,学习他们坚定跟党走,崇尚教育报国为人民,爱农胜爱命,爱校胜爱家,爱生胜爱亲的良师美德,以担任人民教师从教报国为荣,以教书育人服务学生为责,以科技创新服务“三农”为任,重师德,强师才,爱岗敬业,严于律己,勤奋上进,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把自己锻炼成品德优秀,知识丰富,才能上佳,育人有方,创新有果,服务有绩,被师生被社会称赞的名师、孺子牛、优匠、科学家、“杂工”、勤务员、先锋战士、人民公仆。为实施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民族振兴的中国梦奋斗,为云南农大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效益增光添彩的奉献精神。
  • 领悟到农大人有十大宝贵的《耕耘》精神: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终生崇尚教育报国的孺牛精神;精心育苗的园丁精神;勇于改革开拓的创新精神;服务“三农”的“绣大地” 精神;成就别人的人梯精神;为母校争光的报恩精神;离退不休奉献余热的老黄牛精神;坚持以党为核,以生为主,以师为本,共同奋斗的团队精神。云南农大人坚定地紧跟党中央,联系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方针和重大决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施从严治党,依法治校,改革创新,科学兴校;立足云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开放办校。实施以党建为核心,党建保校建,校建验党建;党风带校风,校风验党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学校的核心堡垒、先锋模范作用;实施以师为本,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发挥教师队伍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良师优匠表率作用;实施以生为主,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对学生负责,把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在党组织带领下,依靠教职工,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纽带作用,团结各民主党派,形成大团队,共同为把学校办成教学研究型大学进而迈向应用型一流大学,为国家实现全面小康进而建成现代化强国团结奋斗。这些就是《耕耘》丛书中展现的农大人崇教报国的耕耘精神。农大的《耕耘》精神体现了党中央领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农大“厚德博学,明理尚农”校训和“开学养正,耕读至诚”大学精神的展现。

     这些体会不一定准确恰当,向校党委和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各位来宾作此汇报,请批评指正。

  担任《耕耘》丛书总编委的成员有23人,主编张海翔,副主编吴伯志、朱有勇、盛军、和绍禹、王寿南;编辑领导小组的成员有23人,参加各册编写组的成员共有252人,其中在职人员有200多人,离退休老同志有40多人,担任执笔撰写的有156人,在编辑组担任日常工作的是原校党委副书记和绍禹,彭和禄,赵志国、李长生、诸锡斌、费庆仁6位老同志,特别是和绍禹、彭和禄、赵志国做了更多工作,办公室主任赵志国同志、成员陈志平、杨锐英,封面创意设计李婧瑜。

  衷心感谢校党委的决策,感谢校党政领导、各部门、各学院的指导支持,尤其感谢张海翔书记,编写《耕耘》丛书是张书记到校后倡议提出经校党委决定,使许多同志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张书记亲自主持会议,定内容,定书名,定编辑人员,安排专用经费,选给宽亮办公室,布置各部门、各学院支持配合,多次听取汇报,及时解决问题,亲自撰写总序,认真审阅主要稿件提出修改意见,把《耕耘》丛书获得的2万元成果奖金全部奖给编辑组的有关同志,使《耕耘》丛书顺利完成,保证质量;现任书记吴伯志、原校长朱有勇、现校长盛军等各位校领导,以及在职的、离退休的教职工和一批校友,都为《耕耘》丛书的出版给了宝贵支持,吴书记刚接班就亲自撰写后记,组织好结尾工作。党校办、老干处、成教院为编辑组做了许多服务工作。就此一并感谢!

  参加《耕耘》丛书编写的同志们,深深理解校党委决定编写《耕耘》丛书对学校发展提高的政治意义和历史价值,明白校党委交给参加编写《耕耘》丛书是政治信任和历史重托,大家都以对党组织、对学校、对历史负责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尽力工作,完成任务,交好答卷。

  参加编辑、编写的在职同志们,身负在职重任,又增加工作负担,付出了更多努力。参加编辑、编写的老同志们,大多是年逾古稀甚至已是耄耋之年,不顾年老体弱多病,放弃休养生息,丢下助儿育孙的家担,带病坚持工作,有的还担负教学科研和老年组织以及其他社会服务工作,大家尽力工作,履行老有所为甚至是老更有为,各位家属也很有风格撑起家务支持老同志们参加编写工作。担负写稿审稿的同志们更是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尽力工作,付出了更多努力。

  编辑组和编写组在编写审改中,按照党中央的精神和校党委的要求,本着五个坚持开展工作。一是坚持一根主线,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二是坚持一个主题,写出学校在贯彻执行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中的重大成就和优秀人员;三是坚持一个原则,爱党爱国、爱农爱校、求真求实,重德重绩;四是坚持一个适度,体裁各选不离原则,字数不限,长短有别,文字通顺表达准确;五是坚持一个担当,以高度负责的事业心,认真工作,实行民主集中,重大问题集体决定,分工各尽其责,共同团结奋斗,不要稿费,不计报酬,无私奉献,认真查阅资料,各处走访调研,虚心听取意见,严格查实核对,共同确定方案,精心起草撰写,反复审阅修改,最后以编辑组三审定稿,展现了无私奉献的风格和“三严三实”的担当精神。

  大家辛苦了,苦的有意义,苦的值得,抢救性地纪录了云南农大78年来尤其58年来崇尚教育耕耘报国的一些宝贵经验和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员载入史册,永放光辉。由于年代长,有的人已去世,有的人已衰老,有的人已分散,有的事无记载,有的事已失传,不全不确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对个别问题按原则依实际作了适当处理,没有故意删漏或刻意夸张,欢迎批评指正。

  我因身体已老衰残,又不住学校,没有尽到责任,主要靠校党委、行政的领导支持,靠校各部门、各学院以及参加编辑、编写的在职同志和离退休老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日常工作主要靠在耕耘办的6位老同志的努力,彭和禄,赵志国等同志付出了更多努力,特此感谢。同时因我在职时间不长,对情况了解不多,认识水平有限,文字能力粗浅,又有主观、急躁、简单的老毛病,工作中定有不足不当,书中如有问题责任也在我,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感谢校领导、各部门、各学院和参加编辑、编写同志们的信任、支持、关照、体贴。

  衷心感谢中国科技出版社,感谢社领导、吕建华总编,王晓义主任及其他同志。出版社非常重视《耕耘》丛书的出版,派出王晓义专程赴昆,以优质优价中标。中标后,高度负责开展工作,指定6位同志分别担任出版、策划、责编、设计、校对、印制责任人;在学校送去三审定稿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初审、终审,提出宝贵意见返还学校,校编辑组再审改后送出版社付印。出版的十册书质量上佳,内容准确,字迹清晰,纸质优良,外观美实,装订牢固,翻阅方便,有利保存。这次又派出吕总编、责任编辑王主任亲临农大参加总结发行会。展现了出版社重视科教文化出版事业,优待照顾边疆科教事业的高尚风格,展现了对党、对国家、对社会、对云南农大高度负责的事业担当精神,是名符其实的优秀出版社,值得信任,值得称赞,值得感谢!

  几点建议:

  《耕耘》丛书完成出版,要尽力发挥丛书在学校发展提高中的作用,发挥其在建成中国特色、云南特点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进而迈向一流大学前进中起到积极作用,使《耕耘》成活书不是死书,发出亮光不成废纸。

  书的发送:以校内为主,适当送外。校内:以单位为主,兼顾个人(单位、校内发各部处室院系班集体,置放于图书室、阅览室、办公室书架供教职工翻阅,学生以系以班交班主任依次递交,校图书馆适当多存,老年组织、离退休党组织勿漏;校内个人,发部分领导和有关个人);校外:送有关省领导、有关部门和其他必须的个人。光盘优价发行,适当发送。

  阅读:在职的校、部处、院系干部教职工抽时间选阅;班主任安排时间给学生选读;校院领导分工在新生入学时给学生作一次校史报告。

  校报:作一次《耕耘》丛书出版简介,以后每期设一《耕耘》传承小专栏,简明生动地介绍一些重大事迹以及优秀师生、校友的先进事迹,在各种节日选登一些有关资料。

  这些建议若有可取之处,请校党委作出决定,坚持实施,获得成效。

  汇报结束,请批评指正!

  (此发言稿经过在《耕耘》丛书编写办公室的6位老同志共同修改。)


 

参加《耕耘》编辑工作  学习弘扬耕耘精神

彭和禄  赵志国

 

  在校党委、校行政领导,学校有关部门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四年多的共同努力,《耕耘》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耕耘》系列丛书是献给云南农业大学建校七十余年来辛勤耕耘在农业科教战线,为云南农业大学的建设、改革、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全体师生员工和有关方面的同志们的一份礼物。

  在编辑《耕耘》丛书的过程中,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了大量记录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以及为学校建设、发展、改革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团队、个人的优秀事迹的材料,其中包括了许许多多由于各方面原因没有入选丛书的材料。编辑的过程就是学习学校创业史和发展史的过程,是向先进人物学习的过程,也是我们接受教育的过程。温故知新,见贤思齐,对我们而言,它使我们思想上、行动上受到深刻的教育,精神上得到鼓舞,是激励我们前进的正能量。这些优秀的人物和事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同时,我们为云南农大众多辛勤耕耘、敬业奉献的教师、干部、职工,为在全国各地为祖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云南农业大学校友,为在教书育人、科教兴国的征途中团结奋斗、勇于创新、成绩卓著的优秀集体而感到骄傲。在当前开展“两学一做”教育的过程中,这些在我们身边有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正是我们开展教育工作时,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材料、好内容。
     另一方面,《耕耘》系列丛书是全校师生员工辛勤耕耘的成果、教书育人的结晶。从校党委决定启动丛书编辑工作起,全校从上到下,层层动员,各部门发动广大师生员工广泛参与,许多同志做了大量工作。学校成立了以原党委书记张海翔同志为主任的编辑委员会,指导下属的编辑组开展编辑工作。编辑组根据编辑委员会的意见,确定了编写计划,成立了十个由有关部门负责的编写组,并随即发动了包括全校在职师生员工、离退休人员、教职工家属及子女、校友和社会相关单位人士在内的有关人员,开始了选定材料、查阅资料、座谈、走访调查、起草文稿、删改审定等编撰工作。校党委、校行政对本书的编辑出版十分重视,热情关怀,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动员,积极组织,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时任党委书记张海翔、现任党委书记吴伯志亲自部署并积极指导编辑工作,还分别为丛书撰写了《总序》和《后记》;原校长朱有勇院士、校长盛军教授均对丛书的编写、出版工作予以积极关注。校党委老书记王寿南同志亲自领导了编辑工作,动手撰写了《编者的话》和多篇回忆文章;校党委原副书记、校纪委原书记和绍禹同志百忙中做了大量校内外协调和联系工作;学校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等许多部门领导亲自挂帅,安排精兵强将组成编写班子,加班加点收集、查阅、整理资料,完成撰稿任务;许多教师、干部、职工、校友在百忙中不辞辛劳挥笔撰写材料;许多教职工、家属、友人积极提供历史材料、照片、实物;许多专家一丝不苟地审阅文稿……。这些工作确保了丛书编辑出版工作的圆满完成。我们在编辑工作中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些同志辛勤工作为《耕耘》的精神。这些工作作风和工作精神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校党委原书记王寿南同志在《耕耘》系列丛书编辑工作总结会上总结了丛书体现的云南农业大学的十大精神。弘扬云南农业大学自创建以来的这种耕耘精神,是我们编辑出版《耕耘》的初衷和目的。作为参加编辑工作的人员,我们两人自上一世纪60年代初就在昆明农林学院学习和工作。有幸参加《耕耘》丛书的编辑工作,是我们人生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重温学校的历史,受到了学校耕耘精神的教育与鼓舞。尽管我们也知道个人的水平实在有限,但能够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尽一份责任、贡献一分力量,感到十分欣慰,并暗下决心一定尽职尽责地完成好任务。现在,《耕耘》系列丛书已经呈现在大家面前。我们惟一的心愿就是希望《耕耘》系列丛书能够对云南农业大学的建设、改革和发展有所作用,对学校的教书、育人、科研、管理、服务社会等工作有所帮助,并希望此类后续记录工作能够持续下去,使之为学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再创辉煌,为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农业大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耕耘》丛书之意蕴所见

诸锡斌

 

  从2012年1月云南农业大学成立以时任党委书记张海翔教授为《耕耘》丛书主任的编辑委员会,到2016年4月全套10册书由中国科技出版社付印公开出版,历经3年零4个月,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圆满完成了《耕耘》丛书的编撰和出版这一有意义的工作。在《耕耘》丛书编撰的整个过程中,自己有幸参加了相应的有关工作,感触良多。

  回想起来,还在2012年丛书编委会成立之前,原校党委书记王寿南同志就与我谈及过整理出版云南农业大学校史的设想,其情令人感动,他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出于对学校和对党的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责任感,能够在离开工作第一线之后,仍不忘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其思想和作为,于人于己都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更何况在后来《耕耘》丛书编撰的工作中,他不顾年老多病,鞠躬尽瘁,令人敬佩。2012年学校正式成立了《耕耘》丛书编辑委员会,邀请我一起来开展这项工作,面对这一浩大工程,困难大、任务重,更何况自己已经退休,承担这样的工作将意味着个人的付出和奉献。然而面对党组织的信任和老领导的期望,以及学校师生员工的嘱托,自己有什么理由不迎难而上呢?从而在丛书的编撰过程中,每每遇到困难时,想想那些不计名利、不计报酬,一心为学校的发展而默默奉献的老领导、老教授、老同志和那些在十分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要抽出时间来为丛书工作的在职的教职员工们,自己碰到的困难又算什么呢?大家不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想去奋斗的吗?我想这套丛书之所以能够高效率、高质量的出版,一是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二是全校教职员工共同价值理想的汇聚,三是云南农业大学“开学养正、耕读至诚”这一大学精神的感召,四是对“厚德博学、明理尚农”校训的践行。

  我认为这套《耕耘》丛书的编撰,既不是校志,也不仅仅是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的汇集,而是集中体现云南农业大学耕耘精神的一套丛书,编撰这套丛书涉及面广,资料缺,编辑难度大,创新性强。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耕耘》丛书最终还是以其特有的魅力按时奉献给了全校师生员工,展示于全社会。抚摸已经出版的丛书,编撰中的困难和辛苦早已化作细雨,滋润了编撰者们渴望的心,这心是什么?就是人们以期能够触及的云南农业大学的“魂”。这个魂不是别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不正是中国人民和云南农业大学全体师生和员工梦寐以求,为之追求的理想吗?而《耕耘》丛书所收集整理的云南农业大学78年的历史和为之奋斗的人和事,又有哪些不如此强烈地从内心深处震撼人心呢?抚今追昔,追根索源,自己在丛书编撰过程中所接触到的那些令人感动的人和事,不正是云南农业大学魂魄之所在吗?现今有个别人总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我们很远,似乎高高在上而无法落地生根。但是从《耕耘》丛书所体现的人和事来看,每一点闪光、每一项事迹,都活生生地扎根在我们的身边和我们生活、工作的大地上,有力地鞭策学校的师生和员工们奋力向前。正如党委书记吴伯志教授在《耕耘》丛书后记所言,《耕耘》丛书依据历史为线索,按照求真求实不求全,重德重绩不虚夸的编写原则进行编撰,为人们提供的是正能量。既然如此,凝聚着全校领导和师生员工心血的这套《耕耘》丛书理应成为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力作,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加《耕耘》丛书的编撰,既是工作,也是学习,正是在参与具体的编撰工作中,我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也较全面的认识了云南农业大学发展的历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云南农业大学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离不开前辈们的开拓和奠基。尽管《丛书》只是有选择的反映和记录了学校历史上真实体现云南农业大学在创业、奋斗、发展中的一些典型的人和事,但是其所代表的是全体农大人为农大辉煌所付出的汗水和艰辛,所体现的是全体农大人吃苦耐劳、踏实认真的耕牛精神,表达的是“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教育理念。我想这也是这套丛书之所以取名为《耕耘》的意蕴之所在吧。如今,过去的事已渐渐为人们淡忘,学校已今非昔比,发展成为了云南省的省属重点大学,无论是办学条件、办学规模,还是办学质量、教学和科研成果,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是我们决不能忘记农大的历史,不能放弃自己的根,更不能丢掉农大的魂,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认识云南农大,牢记我们的大学精神,继承学校的光荣传统,实乃全体师生和员工之本分。这是什么?这就是文化,是云南农业大学的文化。在2016年4月25日《耕耘》丛书首发式上,《耕耘》丛书主任、原云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现省人大农工委副主任张海翔教授在发言中对师生们的期望令人深思:“至远者,非天涯,而在人心;至久者,非天地,而在真情。”《耕耘》丛书于此对认识云南农业大学历史和深刻理解学校的大学精神理应是一套功能强大的教本。其实,认识学校发展的艰辛,就是要让我们的师生永远铭记做人的根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热爱农大,专心教学和学习,不屈不饶,真情奉献,让云南农业大学的文化春风化雨,去化解人们心中的疑惑,脚踏实地地为我国农业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参加《耕耘》系列丛书编写随想

李长生

 

  在云南农业大学稳步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新老领导研究决定,开展编撰《耕耘》系列丛书。这是一件站得高、看得远、敢担当的大好事。且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及时建立组织机构,动员众多人员,提供办公条件和经费保障。用四年时间,认真负责,历尽艰辛,顺利完成《耕耘》系列丛书一套十册出版问世任务,圆了编辑《耕耘》丛书之梦。皆大欢喜,这是云南农业大学一项最好的文化建设,是个创新,是个创举,是个里程碑,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有幸参与《耕耘》系列丛书编辑工作,感到很欣慰。

  我是《耕耘》系列丛书动科院的联系人。而有关动科院的事情,我们往往是以动科院关工委小组集体研究讨论。这次丛书编撰也是一样,我们抓紧时间,按学校要求,很快研究出一个撰写动科院的人和事的方案,交给动科院党委审定后,报送《耕耘》丛书编辑办公室。动科院是较早完成此项工作的部门之一。

  《耕耘》系列丛书,每册都有有关单位负责,以在职同志为主,老同志尽力配合好。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是负责丛书第2、第8两个分册的。我分工联系丛书第2分册《创业之路》编写工作。我尽力配合党办、校办,不拉后腿。这册书主要是写六位老领导。这六位老领导,除一人在世外,其余的都过世了。编写的困难是缺少资料,需想方设法,寻求资料。如在世的这位赵柳泉老校长,已95岁高龄,为获取他的资料,我和彭和禄、杨苑臣、赵志国四人亲临赵校长府上,进行交流、询问、索取,回来后根据录音加以整理而成。还有资料最少的就是众人称好、我也敬仰的彭少彭老院长了,仅有几位老师零散回忆文章。我翻箱倒柜,找到了我收藏的有关彭少彭老院长的三份宝贵资料:《彭少彭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行录》《我是怎样被强行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我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原本只是自己学习的资料,想不到这次派上用场,这给我们的编写工作提供了帮助。

  我在《耕耘》系列丛书办公室,在编、审工作中,阅读了丛书记载的全校领导、教职工、学生(校友)的有关材料,了解到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奋发努力、无私奉献,为云南农业大学的建立、建设、发展、改革、创新奉献了青春年华,奉献了终生。他们的事迹,生动形象,他们的成绩,卓越超群,他们的精神,感人至深,让人学有榜样。

  我从1955年到昆明读中专,上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悠悠岁月,漫漫人生,辗转在昆明、小哨、寻甸和黑龙潭畔,一直受到丛书所载的领导的关心培养。恩师的言传身教,同志们的真诚相帮,让我健康成长,受益终生。阅读着他们的材料,特别有亲切感,很受感动,很受教育。我很珍惜这套丛书。

  2016年4月25日,在《耕耘》系列丛书发行总结会上,校党委书记吴伯志和老书记张海翔、王寿南作了总结。他们的总结讲话非常好,很重要,很深刻,很到位。王寿南老书记在发言中,总结了十个方面的《耕耘》精神,切合云南农大实际,体现了云南农大特色,一句话,就是云南农业大学精神。这一精神,在把我校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和区域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值得学习、传承和发扬。


 

来之不易的《耕耘》系列丛书

费庆仁

 

  今年4月25日,学校召开了《耕耘》系列丛书发行总结大会,这不仅标志了丛书按计划实施并正式出版发行,同时也标志了丛书的编写编辑工作暂告一个段落。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如实的写出学院、学校近80年的办学历程,真实地回忆并记录办学近80年的历程中涌现出的一些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其中好多人已去世,活着的人则分布在全国各地,有的则居住在国外。这是何等的不易。丛书从开始编写到结束,时间长达四年多;涉及的人和事超过200件;参与编写、审阅、编辑的人也多达300人左右,其中参与撰稿、审阅、编辑工作的老同志有二十多位已过八十高龄,这又何等的不易!

  我自始至终一直在参与丛书的编写工作,承担了五、六册《科技创新》《服务三农》的主要编辑工作,为此,我深有感触和体会。同时也有一些想法和建议:

  1、第十册《党建兴校》正式出版发行,正值我党建党95周年之际,这也是我们整个丛书编辑组成员对党的一份小小献礼;也很有纪念意义,用鲜活的人和事来反映和歌颂我们党的伟大。

  2、王寿南老书记在发行总结大会上的总结,总结得很好、很全面、很中肯、也有新意;其中总结了我校办学近80年历史的十个农大耕耘精神,也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3、我有幸参加了丛书的编写、审阅、编辑工作,我觉得很荣幸、也非常高兴,能为母校做一点有益的事,是应该的、这也算我不忘母校的教育之思、培育之情。

  4、在整个丛书的编写、审阅、编辑等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些领导干部(包括原来的老领导)勇于担当,一些教师(包括老教师)所表现出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最为突出的像王寿南老书记这样的老领导,带着伤病痛、怀有失去女儿之痛,而一直坚持到丛书全部出版发行。他们的这些精神和作风令我敬佩、感动、并值得我学习。

  5、两点建议

  (1)希望全体编辑组的成员能合一个影,以留下这四年来编写的记忆和踪迹。

  (2)希望学校能每隔一段时间(十年或二十年),再出丛书续集,以此来反映我校新的发展历程中所涌现出的新人新事;这不仅是我校的一种文化积淀,而且是一种传统与精神的弘扬;并使之成为我校的一项制度而予以长期坚持。

友情链接:中国法制在线  云南风  云南广播电视网  
云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2016